在建筑拆除、道路施工等涉及混凝土破碎的工程中,粉尘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混凝土破碎产生的粉尘具有致癌风险。了解其致癌原因,并掌握专业防尘措施,对施工人员健康及周边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混凝土破碎粉尘的致癌原因
粉尘中的有害物质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添加剂等组成,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最具威胁的是游离二氧化硅。游离二氧化硅是一种结晶型的二氧化硅,在混凝土破碎粉尘中广泛存在。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会在肺部沉积,引发肺部组织纤维化,进而发展为矽肺。矽肺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患者肺部功能逐渐丧失,且矽肺患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
此外,混凝土中可能添加的外加剂以及建筑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吸附的有害物质,在破碎时也会混入粉尘。部分外加剂含有重金属如铬、镉等,这些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积累,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患癌几率。例如,铬的某些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可能引发呼吸道癌症。
粉尘的粒径与人体吸入危害
混凝土破碎粉尘的粒径大小直接影响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粒径较小的粉尘,尤其是小于10微米(PM10)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小于2.5微米(PM2.5)的细颗粒物,能够轻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这些微小的粉尘颗粒可以长期滞留在肺部,甚至穿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将有害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研究表明,粒径越小的粉尘,其比表面积越大,更容易吸附其他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强致癌性的有机化合物,当它们与粉尘结合后,随着粉尘进入人体,会对肺部细胞等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细胞发生癌变。长期处于混凝土破碎粉尘环境中的施工人员,由于持续吸入这些有害粉尘,身体不断受到侵害,患癌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专业防尘措施
施工设备优化
1.使用低尘破碎设备:选择配备先进除尘系统的混凝土破碎设备,如带有内置吸尘装置的破碎机。这些设备在破碎混凝土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将产生的粉尘吸入收集装置,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一些新型的液压破碎锤,通过优化设计,降低破碎过程中的冲击力,从而减少粉尘产生量。
2.设备密封与改造:对现有的破碎设备进行密封改造,在设备的进料口、出料口等部位安装密封装置,防止粉尘外溢。例如,在破碎机的出料口安装橡胶帘或密封罩,将粉尘限制在设备内部,再通过吸尘管道将粉尘输送到除尘设备进行处理。
施工现场防护
1.设置围挡与喷淋系统:在混凝土破碎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围挡高度一般不低于2米,可有效阻挡部分粉尘扩散到施工现场外。同时,在围挡上安装喷淋系统,定时喷水降尘。喷淋系统喷出的水雾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使其重量增加后沉降到地面。此外,在施工现场内部,也可设置移动喷淋装置,对破碎作业区域进行重点降尘。
2.覆盖与清扫:对施工现场内暂时不进行破碎作业的区域,以及堆放的建筑材料,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防止粉尘飞扬。每天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清扫前先洒水湿润地面,避免清扫过程中产生二次扬尘。对于清扫收集的粉尘,要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其再次污染环境。
个人防护措施
1.佩戴专业防护用品: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破碎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选择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口罩,如N95或更高级别的口罩,能够有效过滤掉大部分粉尘颗粒。同时,还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工作服,防止粉尘接触皮肤和眼睛,减少粉尘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机会。
2.定期体检与健康监测: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从事混凝土破碎作业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重点检查肺部功能和呼吸道健康状况。通过体检,及时发现粉尘对施工人员身体造成的损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建立施工人员健康档案,记录每次体检结果,以便跟踪健康状况的变化。
混凝土破碎产生的粉尘确实存在致癌风险,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施工人员,都应高度重视粉尘危害,严格落实各项专业防尘措施。这不仅是对施工人员健康的保护,也是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绿色、安全发展的必要举措。
此文章由AI生成,如有侵权或错误之处,请联系平台客服删除